返回

吃吃的靈感

編輯: 六姨太 2021.10.09
吃吃的靈感

 

聽聞作家亦舒最喜歡吃雞尾包,售價廉宜,且松、厚、脆,下午三點正出爐時,她一口氣可以吞四五隻,急得連墊在麵包底下的紙杯都一併吞下,「香味直傳丹田,馬上可以多寫三千字。」

 

我如夢中驚醒,急急去買,未結賬便貪婪地塞進嘴咬一口,卻大失所望。

 

其實就是一種粗糙食物,長條形麵包內裹一團糖霜,源於經濟蕭條的五十年代,食肆為減少浪費,將賣剩的麵包加入砂糖,製成餡料,做成雞尾包。可我就是不甘心,空口將買來的三五隻全部吃光光,仍沒寫出那三千字來。

 

原以為被騙,所謂食物能帶來創作靈感,不過是亦舒一人的迷信。直到看見賈平凹的《入川小記》,寫他半夜進抄手店,「酒有瀘州老窖,也有成都小曲,配一碟醬肉、香腸,來一盤胡豆、牛肉,還有那怪味兔塊,調上紅油、花椒、麻醬、香油、芝麻、味精,立即面紅耳赤,額頭冒汗。抄手煮好了,皮薄如白紙,餡嫩如肉泥,滋潤化渣,湯味渾香,麻辣得唏唏溜溜不止。搖搖晃晃而走,想那神也如此,仙也如此,果然湧來萬句詩詞,只恨無筆無紙,不能顯形。」

 

耄耋之年的白先勇也如此,他在新加坡吃潮州糜,喝椰子水,啃榴蓮,直到夜裡十二點半,盡興而歸。回到酒店,他脫口便說,「補充了榴蓮能量,現在可以把寫了一半的《紅樓夢》前言繼續寫完。」

 

簡直令人吃驚,誰能想到這萬字長文,竟有榴蓮一份功勞?

 

看來食物當真能刺激人的創作欲,對於作家是不可或缺的滋養。可到現在為止,並沒有聽說有哪位西方作家,因吃了什麼東西,產生創作靈感的。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每天要寫足十三個半小時,卻只喝濃濃的土耳其咖啡;寫出《追憶似水年華》的普魯斯特,最多一邊吃可頌麵包一邊寫作;加西亞·馬爾克斯甚至嚴格控制飲食,認為作家首先要有好的身體,「每天縱慾狂歡就無法動筆了。」

 

歸根結底還是中國人愛吃,認定了吃是一種最基本的生活藝術,以此輔助寫作,自以為十分受用。因此,中國的文人也兼任美食家,自己吃了不說,還動輒寫進小說裡,幾乎成了一種傳統。

 

張恨水的《金粉世家》,小妾晚香為鳳舉準備消夜,「一碟子糖醋拌咸雪裡紅,一碟海蝦肉拌芹菜,一碟幹桃仁,一碟子生四川泡菜,上面還鋪著幾絲紅椒。」張愛玲的《十八春》,世鈞到了曼楨家,「顧太太臨時添了一樣皮蛋炒雞蛋,又派孩子去買了些熏魚醬肉,把這幾樣菜都擁擠地放在世鈞的一方。」

 

不怪作家們如此依賴,寫文章本身或許屬於腦力勞動,但要長期伏案寫作,不如說更接近體力勞動。我曾聽不止一位同行說過,年輕時一天能寫兩千字,現在只能寫五百字了,倒不是靈感枯竭,而是體力衰退。

 

食物所帶來的不單是創作靈感,更有體力的補充。

 

就像村上春樹的《再襲麵包店》,夫妻倆半夜餓醒,去麥當勞搶走三十個牛肉漢堡,丈夫塞了六個進肚,妻子也一鼓作氣吃下四個,「這時候,再也看不見海底火山的模樣了。水面一片平靜,倒映著藍色天空。我橫躺在船底,閉上了眼睛,等待漲潮將我運到最合適的地方。」

 

其實村上和馬爾克斯一樣,都是控制飲食的人,早上跑步,午後游泳,可他卻將食物的作用描寫地如此精準,我才不信他多克制,必是一邊吃一邊寫出來的。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