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後疫情時期,有一座新的博物館默默開幕了

編輯: Irene Hsu 2021.12.17
後疫情時期,有一座新的博物館默默開幕了

 

西九文化區視覺文化博物館M+於上個月開幕,這是亞洲首家視覺文化博物館,除了可以接應各類藝術展覽,更是一個戲院、多媒體中心、咖啡餐廳集合的一個文化綜合體。

 

◎M+博物館主體外觀

 

作為西九文化區主體建築,M+大樓由國際知名建築師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率領TFP Farrells和奧雅納工程顧問合作設計。建築整體呈倒「T」字結構,由橫向的基座平台和縱向的大樓組成。

 

橫向基座內有17000米展覽空間,包括33個展廳、三個電影院、媒體中心、學舍和一個可以飽覽維多利亞港灣美景的天台花園,而縱向大樓則由博物館研究中心、辦公室、餐廳和M+會館組成,大樓外牆是一個巨型LED屏幕,可流動展出藝術家影響作品。

 

此次開幕展覽包括六個專題展覽,包括《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個體·源流·表現》、《物件·空間·互動》、《香港:此地彼方》、《安東尼·葛姆雷:亞洲土地》、《博物館之夢》,展出超過1000件M+系列來自藝術、設計、建築、影像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作品。

 

◎地下大堂展廳《香港:此地彼方》主題展覽

 

其中《物件·空間·互動》的梅艷芳《飛越舞台》唱片封面的噴繪作品,出自香港藝術家陳幼堅,陳幼堅素以鮮豔明亮的顏色和不拘一格的繪畫風格抓人眼球,此次《飛躍舞台》封面噴繪也成為展覽中的亮點。

 

◎《飛越舞台》唱片封面平版印刷

 

《物件·空間·互動》還有來自東京的完整壽司吧,名為清友(Kiyotomo)壽司吧,是日本家具兼室內設計師倉俁史朗的作品,這間壽司吧原本於1988年在東京新橋區開業。

 

在博物館裡,遊客可以沿著一堵對角設置在深色鋼板空白立面上的亮藍色牆壁進去,內部完好保持了壽司吧原本的精確細節,由拋光花崗岩製成的整體與家具、燈具和漫射性照明結合形成一個有趣的空間,在日本經濟沸騰時期這裡曾是建築師和設計師們的熱門聚集地,最終於2004年關閉。

 

◎位於東展廳的清友壽司吧

 

曾在港粵地區成為傳說的「九龍之王」曾灶財作品也在此次開幕《香港:此地彼方》專題中展出。曾灶財是香港街頭塗鴉者,有著肆意揮灑又擁擠的書寫風格,他曾瘋狂在九龍街頭用漢字書寫自己的家族史蹟,「宣示」自己對九龍的「主權」,不僅九龍,觀塘、尖沙咀天星碼頭、坪石邨等各處角落也曾留下他的筆跡。

 

直至2007年傳出他去世的消息,這契而不捨又瘋狂的書寫行為藝術終告一段落,從那之後也成為香港的集體回憶。在此次盛大開幕展覽中,曾灶財也是其中我們能看到最本土也最能代表某個時代印痕的作品。

 

◎位於地下大堂展廳的曾灶財遺作

 

此外還有英國藝術家安東尼·葛姆雷邀請廣東象山村300名居民合力完成的黏土《亞洲土地》,張曉剛的《血緣——大家庭17號》,黃楚喬「Hollian Thesaurus」系列等或來自人群,或來自時代的珍貴作品在此期間展出。

 

M+博物館致力展現20到21世紀的視覺文化,涵蓋視覺藝術、設計、建築和影像等領域。開幕日起一年內免費開放給居民遊覽,無法到現場觀摩的朋友,也可登陸M+博物館官網,同樣可以看到展覽中的名作。

 

本文圖源:M+官網

 

  • 0